氯菊酯的來源

自然界中,菊花Chrysanthemum cinerariifolium含有天然的除蟲成分,稱為除蟲菊酯 (Pyrethrin)。除蟲菊酯在百多年前已被使用於殺蟲產品,但由於提煉成本高、儲存穩定性低、容易被光解,難以被廣泛使用。後來科學家透過模仿及改造除蟲菊酯結構,合成出一種化學及光穩定性都較高的除蟲化合物 — 氯菊酯 (Permethrin)。氯菊酯早於1973年在英國被合成,並於1979年在美國EPA註冊為除蟲劑,是一種安全且有效的除蟲成分。由於氯菊酯比天然除蟲菊酯更能夠抵禦陽光分解,十分適合在戶外環境使用,而且其合成成本低,產量及質量亦較天然除蟲菊酯容易控制,使氯菊酯逐漸取代除蟲菊酯,被廣泛應用於除蟲產品市場。

氯菊酯的作用機理

氯菊酯一旦被昆蟲吸收進體內後,會緊附於其神經細胞的鈉管道中,從而乾擾神經信號傳遞,導致昆蟲麻痺、癱瘓及死亡。大部分蚊蟲對氯菊酯均發展出自動抵禦機制,以保護自身安全。因此氯菊酯對蚊蟲具有非常有效的趨避效果。

氯菊酯的應用領域

氯菊酯的用途非常廣泛,在農業方面,氯菊酯可作為大田農藥大範圍噴灑農田,保護農作物免受害蟲蛀蝕;亦可塗抹於家畜養殖,杜絕寄生蟲滋擾。醫療方面,氯菊酯常用於去除頭蝨和治療疥瘡,並於2017年被列入世界衛生組織基本藥物標準列表中,是國際公認對抗寄生蟲和昆蟲藥物。

此外,氯菊酯是目前唯一被美國EPA認可添加至紡織品的防蚊劑,並早於1990年代用於美軍軍服上,及至現時常見於各類民用紡織產品。經氯菊酯處理的衣物能有效預防各種昆蟲叮咬,如蚊子、蜱蟲、螞蟻、跳蚤、蠓等,因而預防多種透過昆蟲傳播的疾病,包括瘧疾、登革熱、西尼羅病毒、日本腦炎等可致命疾病。另外,氯菊酯也可以防止衣物如羊毛衣服受纖維蠶食昆蟲攻擊,從而延長衣物使用壽命。

氯菊酯的安全性

氯菊酯對人類是安全的。人類與大部份哺乳類動物都能自然產生細胞色素P450 系統內的單加氧酶 (Monooxygenases) ,這類酶是降解氯菊酯的重要一環,有助並加快氯菊酯在體內分解。因此,即使氯菊酯不幸被人體吸收,體內也有機制把氯菊酯降解成無毒物質。有研究指出,皮膚直接塗抹氯菊酯以處理疥瘡時,只有少於0.5%氯菊酯總劑量會被吸收,並於48小時內完全分解再經尿液排出體外。所以,氯菊酯對個人健康不會造成重大影響,相當安全。

至於經氯菊酯處理紡織品方面,由於面料上氯菊酯含量不高,且只有其中極少量氯菊酯被人體吸收,經氯菊酯處理的衣物對人體非常安全。許多國際認可的組織,如:世界衛生組織 (WHO)、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 (EPA) 、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(CDC) 、加拿大公共衛生局 (PHAC) 及美國國家農藥信息中心(NPIC) 等均推薦穿著含氯菊酯衣物以預防害蟲傳播的疾病。

漢斯克擁有20多年氯菊酯應用紡織品的經驗,為客戶解決了無數技術性難題。近年亦成功在美國EPA註冊,認證經漢斯克產品處理的紡織品後安全且有效。經過多年來不斷技術改良,漢斯克面料產品處理日趨成熟;由其在耐用性方面,即使經數十次水洗仍能維持不俗的驅蟲效果,為用家提供持久防蟲保護。